滁州市南谯区:让防灾减灾工作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金台资讯时间:2023-08-14 17:59:39

“这一排排崭新的住宅、一条条宽敞的柏油马路、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全天候的农民大舞台、远程医疗的村级卫生室、便捷暖心的老年人食堂……我们村面貌变化可真大啊!”南谯区章广镇元松村有着近40年党龄的张宏兵老村书由衷地感叹道。


(相关资料图)

元松村位于南谯区章广镇西南部7.6公里处,与肥东县、定远县、全椒县相毗邻,是典型的四县结合部,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组,总人口973户3120人,常住人口约768人。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23个党小组,其中,正式党员177名,预备党员2名,流动党员12名,现有村“两委”干部8人。

长期以来,由于元松村处于丘陵地带,导致旱地多、水田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靠天吃饭。同时,集体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自然灾害偶有发生,为彻底改变现状。元松村村委一班人主动作为,坚持以“抓机遇、抢发展、争一流、展形象、保稳定、促和谐”为工作思路,坚持以“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惠及于民”为宗旨目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进取、狠抓落实,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21年以来,通过多项举措,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构建平安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抓宣传,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元松村积极利用应急广播、党员微信、村委会电子大屏宣传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点滴时间,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在茶余饭后散步聊天、在开会学习课间活动等时机,通过教育培训,营造了防灾减灾人人知晓的浓烈氛围。

乡村振兴帮扶驻点人员、包村乡干、村委会成员借助“户户进、人人访”机会,到各家各户宣传防电、防火、防洪等安全防范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区应急管理局利用“5.12”、“安全生产月”等时机深入元松村进行点对点进行帮带指导,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且不断增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灾难来临时可及时有效应对,力求将灾害降到最低。近年来,累计组织各类宣讲23次,累计受众500多人,共发放资料2100余份,发送预警信息13条。

打基础,厚实农村防灾减灾建设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委”积极联系,多方奔波,争取支持,得到市区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帮扶。

2018年以来,共修(扩)建內通外连道路15千米,扩挖塘坝41口,硬化灌溉渠12千米,维修建设泵站4座,铺设10条15千米的连接砂石路,水库清淤4座,小乙型水库除险加固2座。

2019年,引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硬化渠道9500千米;完善原洼户村民组45亩坡改梯项目;落实小谭水库、下塘水库、洼户水库深挖清淤;整村推进拆迁9个村民组,新增耕地约480亩。

2020年,针对小毛新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先后在小毛新村建设了公厕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7盏、安装高杆灯一座,栽植道路两边绿色景观树2000余株,建设了篮球场和休闲亭,完成了下水道、内部破损道路修建、楼距间硬化及绿化提升,新建老年房11套;建设公益性公墓,投资约 50 万余元,申请项目资金30万;推动大塘新村建设,一期安置农户89户,投资3200万,用于内部设施、强弱电改造等,目前内部设施还在继续完善;硬化道路3.7公里(秦至小红庙道路、松王至精品水果产业园道路、精品水果产业园园区内道路);铺设和王组、下塘组、管庄组砂石路,总长度约4.9公里。

严制度,强化应对突发事件准备

为不断筑牢元松村的防灾减灾基础,我们结合新村规划科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民大食堂等基础设施,从衣食住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结合元松存的特点,重点做好森林防火、雷击、洪涝以及用电、煤气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8处,已整改26处,整改率92.8%,余下两处正在整改。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抓经常、打基础、厚底蕴,通过对损坏的或缺失的标识标志进行更换、维修,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工作,对救灾物资进行等级分类清点,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做好保障,目前共储备了6台发电机、6台打桩机、3部应急照明、14台大功率排水泵、及帐篷、铁锹、花雨布、编织袋等各类应急物资14类800余件,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救得了。

为提高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组织指挥能力、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灾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应急联动机制,元松村积极与驻地红琊山林场专职消防队签订联合救灾协议,与友邻村进行联动,打造黄金救援效率。扎实做好应急救灾“叫应”“叫醒”机制落实,认真摸排全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人群等弱势群体一百余人,安排党员、村民组长、民兵进行“人对人”包保责任制,确保遇有重大自然灾害能够及时“叫应”“叫醒”,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饶马林 葛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