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见底的河水、楚楚动人的格桑花、幽蓝静谧的湖泊……初夏的朗县,因为一江碧水,平添了几许水光潋滟的神韵。
朗县县城居民加措说:“我在这生活了四十多年,看着河水一天天变得清澈,草原一天天恢复生机,心里觉得这就是幸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牢固树立“两山”理念,聚焦打造“美丽幸福边城、边疆明珠小镇、生态宜居村庄”,围绕管水、治水、护水等主要任务,以“河长制”推动“河常治”,进一步优化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做好水文章,水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统筹部署——
健全工作机制
“以前的河道很脏,群众经常在河边倒垃圾。这些年好多了,河岸变得干净了,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下班后来这散散步,连心情也变得更美了。”朗县县城居民达瓦说。
2018年以来,朗县建立“双总河长”与“领导小组+河长办”的组织领导架构,构建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度,对全县范围内24条主要河流和2个湖泊明确具体责任人,建立“一大队两机制”(即朗县巡河大队、县级河湖长助理服务机制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机制),并为24个县级河长配备河长助理,健全完善“三个办法四项制度”,助力河长巡河更加精细、更有成效。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履职22920人次,交办、整改问题近百件,集中解决了一批涉河涉湖突出问题。
朗县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线上充能”等方式,不断提升县乡村三级河长的治河能力。成功举办了林芝市朗县2023年度河湖长制工作培训,邀请广东省水利厅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充分运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网上专题班”平台,先后选派10名县级河长参加河湖长制网上专题班学习,选派12名干部到广东跟班挂职。同时,积极派干部参加全区河湖提升能力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县乡村三级河长履职实践能力。
多措并举——
织密河湖管护网
走在朗县普曲巴顿村,阳光洒在河面,波光粼粼,岸边绿荫袅袅,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我每天至少要巡河一次,发现问题后通过‘西藏河长制’APP上报,及时解决。”巴顿村村级河长益西次仁说,每天巡河的时候,除了检查河道卫生情况,还会提醒河边玩耍的人们注意安全。
近年来,朗县充分利用“西藏河长制”APP巡河系统功能,安装13处视频监控系统及全域河湖涉及人员活动区域0.2m高精度航飞影像,探索解决河湖管护盲点脏乱差、无监控问题。同时,开发朗县水域岸线监管平台,形成河湖管护“一张图”及涉河项目审批数据管理平台,辅助涉河项目审批和资料管理功能等工作,初步构建“天空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
同时,聚焦“整改完善、稳进提质,协同治理、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完成金东乡、仲达镇等4个乡(镇)和拉多乡巴顿村、洞嘎镇卓村等30个行政村申报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村(居)的材料编制工作,改造户厕4144户,问题厕所整改245座,摸排2023年户厕需求180户。把人畜分离作为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朗县52个村(居)需实施人畜分离户数3892户,已实施23个村1417户,正在实施21个村1717户。重大公路沿线生态修复造林1280亩80840株,“四旁”植树完成率达85%。完成37个村庄规划编制,农牧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整体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系统治理——
打造水清岸绿之景
达瓦从小生活在朗县雅鲁藏布江旁,以前河道水位不稳定,河边也散落着垃圾;整治之后,河道里绿水盈盈,两岸芳草萋萋。
“河道里水变清了,马路宽敞了,岸边也种上了花草,景色非常不错,吸引了很多人来玩,我开了家农家乐,生意很红火。”达瓦说。
近年来,朗县围绕“1343”工作思路,以雅鲁藏布江朗县段为面、4条骨干河流水系为线,逐条打造幸福河湖典型和样板,从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优配、水环境宜居、水生态健康、水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编制朗县古如曲幸福河湖建设方案等,倾力打造美丽幸福边城,加强普曲、古如曲、工字弄曲、金东曲河道治理河湖大格局。
朗县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通过设立标识牌、架设网围栏等举措,进一步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力度。对全县209处农村饮水和小型灌溉进行水资源区域评审,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全面推进雅鲁藏布江沿线水土流失、工字弄曲两岸森林抚育和河道清理、国土绿化和“四旁”植树工程建设,加快普曲巴顿、白坡章村段治理工程建设及河道疏浚。以美丽边城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河流生态空间。
下一步,朗县将落实河湖治理、创新履职方式,筑牢朗县生态,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通过完善河湖长组织架构、加强智慧河湖建设、加大宣传激励引导、健全参与治理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河湖长制效能,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及重点任务落地,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绘就朗县河湖新画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