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读书:见专业,见思想,见自我
来源:中国教师报时间:2023-04-13 16:30:28

我喜欢读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是农民家庭出身,但我对书有一种独特的情愫。在这种情愫的暗中支撑下,我的高考语文取得了不错的分数,于是顺理成章入读大学中文系,然后考上研究生,获得了“文学硕士”文凭。毕业找工作时,头脑中不自觉蹦出的第一个职业居然是“语文教师”,后来也得偿所愿。20年弹指一挥间,我在不断转变生命角色,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读书。

语文的突围

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穿梭在排排书架中,书名在我眼前一一飞过,作者似乎也站在我面前,与我进行超时空的对话。精读的书很少,我喜欢“翻”书,每本书翻一下前言、目录和后记,久而久之,我写学期作业和毕业论文时,就能很快回想起哪本书里可能有我需要的材料。3年里,我一直沉浸在那种快乐而充实的时光中不能自拔。


(资料图)

2009年9月,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二天便发现自己陷入了“迷茫期”,每天废寝忘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日日如此。在难得的空闲时间里,我也偶尔想起曾经的读书时光,这种回忆继而转变为愤懑、压抑、无奈……但是很快,我调整了心态和工作方式,开始了教学“突围”。那时,我接触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而且我渐渐明白:中小学教师依然可以进行学术研究,依然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于是,我重拾读书。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以一名大学教授身份解读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课文,读他的书感觉特别亲切。在这本书的引领下,我走上了文本解读研究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在这些年里,我先后读了孙绍振的《文学文本解读学》《经典小说解读》《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与建构》《演说经典之美》等系列著作。最重要的是,我运用孙绍振解读文本的方法对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篇目进行解读,撰写了近百篇文本解读论文,总结了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将文本解读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这也为我确定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仅仅进行文本解读还不够。语文课究竟是什么?语文课要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一系列的疑问困扰着我,前辈指点我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的书。于是,我买回来《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确实是一本奠定语文课程与教学原理的著作,但很遗憾,我只读了两章就放弃了,因为我根本读不懂。随即我开始读王荣生的另一本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相对易懂,我深受启发。记得那时,学生上早读和晚自习,我坐在讲台上,如饥似渴地读这本书,掌握了最基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再去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突然感觉对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取向以及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应该说,这是一本奠定我专业基础的重要著作。

在此后几年,我相继读完了王荣生撰写或主编的系列著作,包括《语文教学内容重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等,值得一提的是,王荣生教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丛书”。读完这套书后,我对其他语文教师说:“我读完这套书,相当于去上海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国培’。”书中带有原理性的观点、各种专业术语和经典课例已经融入我的语文专业知识库,进而形成了我的“语文观”。

以孙绍振和王荣生两位教授的著作为起点,我围绕文本解读、语文课程与教学两大领域继续开展专业阅读,获取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现在,只要是两位教授新出版的著作,我都会第一时间买回优先阅读,而且总有一种“好书不厌百回读”的感觉。

专业的进阶

随着对语文教育类著作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普遍的教育原理、课程原理、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于是,我开始有意识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和课程教学论方面的著作。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良方编著的“三论”,即《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和《学习论》。这些著作并不难懂,但我对许多知识都感到十分陌生,所以只能边阅读、边记录、边反思,并有意识地积累不同流派的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观点。就这样,课程目标的取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学理论的取向、教学策略与行为、教学评价与研究、学习的定义与历史、学习的观点与策略等,都一一融入我的知识体系。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我以后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后来,我还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在持续阅读过程中,另一本促进我“专业进阶”的书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安德森等主编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读完之后,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本我后悔没有早早阅读的专业著作。”安德森等人在布卢姆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将学习目标的类型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前者主要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等四种知识类型,后者主要是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目标,这就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我几乎已经到了“言必称布卢姆、安德森”的地步,每一次申报课题、撰写论文,都要去翻阅这本书。

2022年,我开启了一个“外国课程与教学论专项阅读”计划。我一直想知道外国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状态,外国的专家和同行在关注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于是我购得当前较为流行的外国教育教学著作,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和澳大利亚学者格雷戈里·C.R.耶茨合著的《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这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大,是因为其部分观点颠覆了我10多年来通过阅读和实践获取的对教学、学习的基本认知。例如,我们一直强调“探究式教学”,而本书却认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个人探究本身能够帮助一个人真正学习”。作者的观点也未必绝对正确,但它的最大作用在于“祛魅”。人的认识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以及不断强化获得的,这种认识自觉不自觉会成为一种“迷雾”,一种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悲的厚障壁”,进而影响新的认识。这本书一直启示我:专业阅读不仅需要接受和获取,也需要反思和批判。

思想的积淀

2018年,我开始构建“教育理论+文艺理论+哲学理论”三位一体的理论阅读模式。一方面不断进行教育类著作的阅读,另一方面加强文艺理论著作和哲学著作的阅读。因为我发现,支撑文本解读的是文艺理论,支撑课程与教学论的是哲学理论。几年下来,收获颇丰。

首先是文艺理论的阅读,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大学教授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这本书在我读研期间已经读过一遍,工作以后又读了三遍,但依然感觉许多内容没有完全明白,这是一本需要不断重读的著作。我进行文本解读最主要的理论支撑是叙事学知识,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又相继阅读了申丹主编或撰写的其他著作以及戴卫·赫尔曼、詹姆斯·费伦、华莱士·马丁、西摩·查特曼、杰拉德·普林斯、米克·巴尔等外国学者的叙事学研究著作。在叙事学理论的观照下,我对教材中的课文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还有赵一凡等主编的《西方文论关键词》。去年末,我病后尚未痊愈,阵阵焦虑袭来。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我开始读《西方文论关键词》。1800多页的两本书,就这样被我日夜颠倒地读完了。收获之一是系统学习了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概念,例如阐释、重复、隐喻、复调、互文性、话语等;收获之二是身体之痛苦与精神之充实交织在一起,让我有了另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古人说“善读可以医愚”,对我而言“善读还可以医病”。

其次是哲学理论著作的阅读。我先后读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罗素、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哲学家的部分著作,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本书:

第一本是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初读此书,我的最大感觉是“书中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根本读不懂”。于是我边读边在书页空白处作批注,把能够领会的意思记下来,两个月后,我批注的小字甚至淹没了伽达默尔的原文。读完之后,我神奇地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第二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阅读难度不是很大,我用了10天时间读完。阅读此书,我对西方哲学的历史、不同哲学家和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发现,罗素是用自己分析哲学的理念解释西方哲学,实现了“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统一。我从此书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也领悟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三本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这本书是在2020年2月,彼时正是疫情期间,我虽封闭在家,但内心充满了恐慌,不知道疫情会给人带来怎样的遭际。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我开始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的难度大大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后来我找到哲学家邓晓芒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两相对照,终于磕磕绊绊读完了这本书,而我自己也不自觉地沉浸到书中,恐慌心理逐渐平复。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张玉新曾提出“当务之急是‘啃’读一本垫底的书”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对我而言,哲学著作就是这样“垫底”的书。读哲学书可以实现思想的积淀,思想恰恰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灵魂”;读哲学书又可以磨一磨自己的“性子”和“脑子”。一本书很轻松地读完了,收获一定不会太大;只有烧脑式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坚持的信念

10多年专业阅读经历,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专业阅读靠的是坚持。我常用“做一个笨拙的长期主义者”来鼓励团队成员和自己,读书讲究的是细水长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从读研期间就开始对杜甫的诗感兴趣,在北京旧书店里买回不少杜诗注释与研究著作,工作以后兴致依旧不减。书架上有关杜甫的著作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杨伦的《杜诗镜铨》、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王嗣奭的《杜臆》、金圣叹的《杜诗解》、施鸿保的《读杜诗说》、钱谦益的《钱注杜诗》以及陈贻焮教授的《杜甫评传》、莫砺锋教授的《杜甫评传》《莫砺锋讲杜诗》等。2018年,我突发奇想,用5年时间把杜甫所有的诗背会。说干就干,我把闹钟定为每天清晨5:30,起床后到小区里边走路边背诗。今年2月底,我终于把《杜诗详注》中所有杜诗原文背诵了一遍。1000多个日子,我不仅见证了南方清晨的不同景观,还伴随杜甫的脚步,在他的喜怒哀乐交替转换中实现了生命节奏的共振。凭借日复一日的坚持,我完成了一次阅读的挑战。

苏轼记载黄庭坚的读书感受是:“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而我读书的最大感受是:读完一本书,就像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救赎。当我沦陷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时,阅读让我完成了一次生命的突围;当我不经意间感到荒废光阴的罪恶时,是读书让我实现了一次次生命的救赎。未来,我依然会坚定地“尚友好书”,在书中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郭跃辉,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主持中山市重点课题两项,广东省初中语文专项课题两项,著有《还原文本》)

十本书: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孙绍振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荣生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安德森等 编著

皮连生 主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

〔新西兰〕约翰·哈蒂等 著

彭正梅等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申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西方文论关键词》

赵一凡等 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版

《真理与方法》

〔德〕伽达默尔 著 洪汉鼎 译

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 著

何兆武等 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 著

邓晓芒 译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注

中华书局1997年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