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本:技术总是在做两件事,解构旧形式,暴露新价值。符合新价值认定的人事物,会吸引更多资源。以下正式版。
年方才八月,已是不平凡的一年了。年初是AI,现在又来了个超导新材料。还剩下几个月不知道还会出什么新东西,保不齐多年过后回头,今年还真的是人类技术的某个拐点。这样的背景下,有人会选择赶风口,管它三七二十一,打信息差先捞一笔再说;有人会选择赶紧理财,各种概念各种股先布局起来;也有人就是单纯对技术痴迷,哪怕从头开始学计算机也要亲手试试这些工具。。。老实说,今天笔者的身份以上三种都不是,今天是第四种:选择深度思考,为了搞清楚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姿态面对这些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巨变,尽可能找到这一切纷扰下的底层逻辑。我相信能点进这篇文章,并且读到这句话还没划走的您,应该也正是对此有兴趣,欢迎。
(资料图片)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贲禹强,是个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前线工作了大概7年左右,主要擅长技术方面,做过参数化,虚拟现实,3D打印等等。年初离职后,一直在专注研究AI。结合过往,也积累了一些针对技术观的体悟,今天想跟您聊的就是技术对价值认知的冲击这件事情。一个简陋的思维实验:假设一个山贼抢到了两辆马车,一辆装着500本书,另一辆装着5个畅销书的作家。他会选择哪一辆?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也就是500本书和5个作家,哪个能够为他带来更多的收益。在今天,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5个才华横溢的作家肯定比500本印好的书值钱太多了。不过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则可能是完全反过来的。五个作家要吃喝拉撒,写一本书出来需要漫长的时间,写完之后还得花很大的代价去抄写复制,哪比得上500本现成的书来的实在。而且在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值得装订成册,所以那这500本书多半都是记载了值得一个抄写员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抄写复制的典籍精装本,自然价值不菲,妥妥的精英贵族的奢侈品,当然选书。当然,如果这个山贼偏偏恰好是一个那个年代万中无一的崇尚文化的理想主义者,或许会真的宁可不赚钱也愿意选作家,但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微妙的事情。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人们对于书籍的价值认知,并不是基于书中内容和其带来的精神价值层面价值,而是停留在抄写员付出的功夫、与装订工艺和用材的价值上。以至于对于那些拥有书籍的精英和贵族来说,书首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次才是知识的载体。但印刷术出现以后,书籍逐渐廉价,随着阅读技能和知识的普及,以及其内容的丰富多样化,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更深一层的价值,于是买书的人愿意为之买单的,就逐渐变成了书里的内容,而不是书本身的工艺和材料。换句话说,价值认知向更本质的方向发生了转移,物理书变得不值钱了,对内容的价值认知开始普及。虽然在聊的是印刷术,但各位有没有隐约察觉到一丝和今天AI技术的相似性?
请继续,我们来看下面这本古腾堡圣经。
古腾堡圣经大概是十五世纪中叶印刷术在欧洲出现之后,最早一批用印刷术制造的书籍。从今天的视角看,这本圣经最有趣的一点是,它虽然是用印刷术制造,但从字体,布局,到装订方式却都在努力模仿手抄本,甚至有一些印刷结束之后还要再手动加几笔上去,以便和手抄本更相似的痕迹。究其原因,一来,当时的人们已经习惯于手抄本的样式,这种风格也是质量和价值的一种保证。二来,贵族花那么多钱买的就是一个华贵,象征的是消费力背后的社会地位,如果不这么做,销售额多半大打折扣。很明显,虽然技术的革新会引导人们的价值认知走向更本质更高阶层的方向,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当新技术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认知还停留在原地,所以其兴奋点一定还是停留在用新的技术去做旧的事情——比如用印刷的方式生产手抄书。再比如,用ChatGPT/扩散模型去写文案/代码/设计。(笔者查到的印刷术把书籍价格“打下来”花了几个世纪,各位可以一起留意一下信息时代的ai把某些东西的价格打下来要花多久时间)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要按这么说的话,知识是藏在书籍背后的价值,被印刷术释放出来了,可是,现在我们花钱买的就是文案/代码/设计本身(而且是以“X篇文案”“X行代码”“X张图纸”作为计量),那藏在文案/代码/设计背后的价值,又是什么?对,就是这个问题。实话说我不知道。但我十分相信,这十有八九就是那个“对的问题”。说到“对的问题”,我们来聊一下ChatGPT,这也会牵出另外一个技术革新对我们价值认知的影响角度。对话式LLM模型的出现,最绝妙的一点就是让人们开始广泛地意识到“提出好的问题”其实比“提供好的答案”更重要。因为使用大语言模型时高质量的问题往往能得到精彩的答案,反之亦然——人们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原来组织问题的能力是这么重要,而且人和人之间的这一能力水平真的相差不少。所以人们的价值认知,会开始从重视“找到好答案的能力”逐渐转移向重视“组织好问题的能力”。
(以下两张图可以看到不同的提问方式得到的回答会有多大差距。)
回到主题,不论是从重视“书籍的物理价值”变成重视“知识与内容的价值”,还是从重视“找答案的能力”变成重视“找问题的能力”,都是一种“价值认知的升级”。请允许我再举两个自己专业建筑设计领域的例子。这两个例子都是关于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影响的。
第一个,这是个很有代表性的鱼缸。它的设计方法是先放一个完整的立方体鱼缸,里面放鱼,然后用摄像头从各个角度记录鱼的游动规律,找出它从来不会去的那些地方,然后从完整的立方体里,把那些地方扣掉,就成为了这个设计。所以在这个设计最后出现之前,设计师本人并不清楚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形态,于是某种程度上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设计是鱼做的而不是设计师做的。这里我们不去评价这个设计本身,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当这些数字化建模和分析方法技术冲击进传统的设计领域,它带来的一个结果,是让设计师从以往“设计具体的方案”,变成了“设计用来做方案的方法”。工作对象从”设计“变成了“元(meta)设计”——这是一种维度级别的方法升级。
第二个,这是一个笔者曾深度参与过的项目。这是一个超高层办公楼,当时设计 中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根柱子,使其尽可能贴近曲线幕墙(如此便能最大化保证室内的使用空间尽量少被打扰),同时满足一系列的结构力学原则和幕墙内装等等的具体尺寸要求。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无法手动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于是笔者编写了一个程序,量化描述所有的条件和目标之后,通过遗传和退火算法自动找到最优解。这一过程,从"设计具体的方案"变成了"设计找具体方案的搜索器",如同上一个鱼缸的例子,这也是一种维度级别的方法升级。
最后,拿出这张笔者这两个月在各种会议和分享上反复使用的ppt。↓
摄影术的发明让爱好绘画的人们从追求“画的像”变成了追求“表达内心”;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从关注“获取信息”变成关注“组织、甄别和管理信息的方法”等等,每一次,这种级别的技术革新似乎都同时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解构旧的形式(同时释放用来生产旧形式的生产力),二是暴露新的价值(同时引导社会层面的价值认知转变)。那么在这种转变发生的过程中,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毫无疑问,都会逐渐流向在追求新的价值的那一部分人。内燃机的最大贡献并不是让马车跑的更快,而是带来了飞机;互联网的出现也没有让纸质书信传送的更快,而是带来了视频通话直播带货;AI的出现显然也并不会只是让我们既有的工作做得更快。。。那么它真正即将带来的,是什么呢?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保持思考并保持嗅觉的问题。多谢各位。
(本文整理自笔者在AI相关主题活动上的讲稿)
噢对了,硬广:最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攒了几个关于AI的课,有纯快速入门的,也有带大家陪跑直接手把手出作品的。陆续会出来,欢迎关注,也期待与你相见。
关键词: